李小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实施智慧农业的建议收悉。经商水利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推进农田灌溉智能化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目前,全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000多处,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3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5。近年来,我部联合水利部等相关部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同时,我部积极指导各地整合有关资金,统筹实施智慧农业、节水农业等项目,加快推动农田灌溉智能化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一步,我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农田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同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信息化企业等,围绕农田灌溉智能化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推动研发适合不同地区使用的智能化灌溉设备、系统等科技成果,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提升农田灌溉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二、关于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机构改革以来,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2019和2020年,全国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65亿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我部积极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农业全产业链、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发挥项目、资金、政策等要素的聚合效应,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下一步,我部将继续联合有关部门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建设机制,打造特色鲜明、要素集聚、生产绿色、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高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三、关于推进“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加速转变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资发展智慧农业
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我部高度重视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积极推动“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近年来,我部联合财政部共同建立了水稻、蔬菜、生猪、柑橘、淡水鱼等50个主要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以农产品为单元,组织专家重点在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养殖、机械化与设施设备、产后处理与加工、产业经济等6个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为“智慧农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其中,“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和“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分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玉米机械籽粒收获高效生产技术”入选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同时,我部积极推动优势资源集聚,创新服务机制,推动各方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农技推广体系,大力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示范推广。联合有关部门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工程等项目,支持建设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创新分中心和创新应用基地,带动各地发展智慧农业。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采取直接补助、政府购买服务、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智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下一步,我部继续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力量聚焦智慧农业技术难点开展协同创新,适应农业发展需求,加快实用管用的技术推广,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引导企业、个体户、新型农民等社会主体投入,构建分工协作、精准服务三农的机制模式,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四、关于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
2014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全产业链培训,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2020年中央财政投入23亿元,重点组织产业扶贫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经营者、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专业种养加能手等4个培养行动,培训高素质农民超过65万人。下一步,我部将联合有关部门,继续实施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激发人才活力,推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农业农村部
2021年7月12日
新闻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政府信息公开